遠東控股:加“數”前行 引領線纜行業提“智”增效
成千上萬個傳感器“藏”在生產線深處不停收集數據、“智慧大腦”全方位測算每個工作流程……走進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,處處可以領略到“智改、數轉、網聯”的生動實踐。近年來,通過實施生產全流程智能制造,遠東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,各項經營數據指標也實現穩步增長。今年1—10月,遠東智能纜網業務累計中標/簽約千萬元以上合同訂單金額為185.36億元,同比增長13.53%。
振奮人心的“成績單”背后,是遠東在“智改、數轉、網聯”賽道上競速奔跑的足跡。“在數字化經濟浪潮下,企業推動數智化轉型不再是‘選擇題’,而是關乎長遠發展的‘必答題’。”遠東股份資深合伙人、首席數智官匡光政介紹,作為行業領軍企業,遠東早已開始進行數智化轉型。為了實現生產透明、成本清晰、質量可控、質量改進的目標,近年來該集團以數字經濟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新技術手段,打造智慧化管理平臺,目前已實現訂單、研發、采購、生產、倉儲、物流、運維的全過程質量可追溯。
在遠東復合技術有限公司,寬敞明亮的車間里,大大小小的屏幕上正實時顯示著各項參數指標,“高質量線纜是怎樣煉成的”在這里一目了然。“大屏幕展示的是各個生產車間的運營指標,每個小屏幕上顯示的則是車間各個工序的指標情況,這些指標隨時在督促我們進行高效高質生產。”遠東股份電纜產業智能電纜廠廠長助理余宗鶴指著屏幕上的數據,自豪之情溢于言表。大大小小的屏幕在幫助企業快速獲取各項數據的同時,“數字大腦”也在發揮著統籌全局的功能。余宗鶴介紹,在開展智能化改造之前,遠東電線電纜的生產參數大多以員工經驗為主,這也導致了廢品率高的問題。對此,遠東結合電力電纜和導線的生產工藝流程,從拉絲、絞線、絕緣等10個主要工序采集出生產最優數據,再利用這些數據對機臺進行反向控制,從而更好地引導員工依規作業,進一步提升了產品質量、降低了廢品率。“現在,生產線上的工人再也不用手動調整生產參數,一切只需要交給機器就行。”余宗鶴說。
為了將每一根線纜做到極致,遠東智能制造綠色工廠內除了有“數字大腦”的助力,每一個制造細節也無不展現著智能和高效。地面上,智能AGV無人叉車載著生產原料在車間“穿行”,除了運送原料外,只需傳達指令,它還能夠施展出傳運盤具、退送廢料等本領。與此同時,車間上空也處處布置著AI視覺檢測系統。“哪怕是產品上有一個微小的破洞,它都能展示出來,這對于我們生產高端產品是非常重要的。”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,該系統具備監管功能,不僅能夠在線監測產品的部分質量指標,還可以根據工作人員的動作識別生產流程是否合規。“推行‘智改、數轉、網聯’為我們企業帶來了看得見、摸得著的經濟效益。”匡光政分享了一組亮眼的數據:開展數智化轉型后,遠東智能制造綠色工廠生產效率提高34%,單位產值能耗降低24.17%,運營成本降低20.2%,產品開發周期縮短41.67%,總體庫存水平下降30%。
作為電線電纜行業數智化轉型的標桿企業,乘“數”而上的同時,遠東也在帶動更多企業競逐“智改、數轉、網聯”新賽道。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基建,是當前數字經濟時代中共性的數字化基礎設施。近年來,遠東通過打造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臺,賦予產品、零部件等實體物品和模型、算法等虛擬資產唯一的“數字身份證”,進一步整合了電線電纜制造領域和互聯網領域的綜合資源。截至今年10月底,遠東已為全國501家注冊公司完成工業互聯網標識信息接入,累計注冊標識量6.04億、解析量5.176億,實現了電線電纜行業跨地域、跨企業、跨系統信息的共享和查詢。“未來,我們希望能夠搭建起一個平臺,發揮遠東示范帶動作用,帶動更多宜興電線電纜企業實現數智化轉型。”匡光政說。